呵护生命 大爱无界

时间:2010-03-11    来源:上饶市红十字会     阅读:3877     编辑:上饶红会
【字体: 】      打印

      呵护生命  大爱无界

          ——记上饶市首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杨志刚

                                           

                                              

 

130日上午十时左右,上饶市火车站出口处人群簇拥,热闹非凡。

从北京凯旋归来的市首例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杨志刚,在此受到了上饶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与十几名志愿者的隆重欢迎。上饶市副市长、上饶市红十字会会长汪霞女士、上饶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刘春瑛女士亲自到站迎接,并当场颁发了荣誉证书和锦旗。

                       

无怨无悔的献血状元

    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摞荣誉证书与奖章:

    共青团上饶市委、上饶市卫生局“上饶市青年志愿者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证书;

    江西省献血工作协调小组“2007-2008无偿献血奉献奖”奖章;

    卫生部、中国红十字总会、总后勤部卫生部“2006-200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证书;

    ……  ……

    荣获鲜花和掌声的杨志刚,是江西省横峰县纺织器材厂的一名下岗工人。

    杨志刚清楚记得第一次献血时的情景,血站工作人员给他发了一张明信片,上书“您的血液已用在了患者身上”字样。当时,杨志刚心里泛起丝丝快意,自己献的血,对别人有帮助,值啊!他说,“长这么大,总觉得做什么事都不太成功,好像活着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总想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第一次献血所带来的价值感与成就感,让杨志刚“迷恋”上了献血,他不顾献血规定,隔三岔五就往血站跑。后来,血站工作人员发觉了这个“秘密”,就动员他捐成分血,每次只需抽取患者所需的血小板成分即可,其他的血液可以回归人体,而且每月可以捐献一次。杨志刚欣然接受了血站工作人员的建议。

    眼下,关于献血,大家都知道,许多年轻人会泰然接受,一是了解这对身体没什么影响,二是所捐之血能帮助他人;但年长者就不一定了,特别是在小地方,基于对医学的知之甚少,理所当然会提出反对。这不,当杨志刚的母亲听说儿子献血之事后,简直气疯了,“儿呀,你怎么就穷得去靠卖血(维生)了?!”2003年就遭遇下岗的杨志刚,为了打消母亲的顾虑,只得拿出“无偿献血者”证书详细跟母亲解说,并最终得到了母亲的理解。

    2002年开始无偿献血至今,杨志刚无怨无悔坚持了8年,累计献血量达到1.7万毫升。

 

一样大爱的朴实父亲

说起杨志刚,他的小姨熊小英眼睛不觉有些湿润,“他2003年就下岗了,这些年,靠给一个老板打工挣些小钱度日,但即便是这样,前年下半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这家小企业也差点破了产,杨志刚又没了工作——生活真的不容易。”

    2007年的一天,杨志刚上网时,得知一则信息:中华骨髓库还未建立时,好多造血干细胞靠从台湾志愿者送到大陆。杨志刚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

  

 200911月,上饶市红十字会接到消息,杨志刚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和一名白血病患者的HLA初配相合。

    前往杨志刚家征询他本人意愿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看到的是,杨志刚家住的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座二房一室的老屋,没有任何装修,屋里光线暗淡。

    得知儿子的造血干细胞能救人一命,杨志刚的父亲特别支持。但在闲谈时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了解到,杨志刚的母亲在不久前因肝癌去世,目前只留下父子俩相依为命。工作人员看着杨志刚父亲劳作时被钢筋扎伤的手,想着要到北京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一往一来所需的时日,不由得担心起来。

    杨志刚的父亲觉察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顾虑,笑着说:“我能插电饭煲的,没有困难。”

    朴实的言语,感动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化解了杨志刚心中的矛盾。2010122,杨志刚义无反顾地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陪同下,登上了前往北京的火车。

 

最好最优质的干细胞

    说起这次北京之行,杨志刚信心满满。他说他已通过网上查询仔细了解到,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前白血病患者要获得造血干细胞,须通过骨髓移植,即通过手术抽取骨髓的方式进行移植,捐献者往往要经过痛苦和伤害,而现在和抽取成分血差不多——分离出干细胞后,其他的血又回到了人体。所以,此时,他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抵达北京后,杨志刚住进了解放军空军总医院。为了让自己的造血干细胞采集成功,他主动向医生打听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听说采集阶段不能吃的太油,要注意休息,不能感冒,他就只吃素菜,成天呆在病房看书,不乱走动。

    123开始,作为该院第69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杨志刚依照规定打了5天的“动员剂”。除了第3天,杨志刚出现了片刻的头晕、腰酸等不适外,几乎没任何其它的不良反应。

    128,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工作分两次严格进行,医生从杨志刚身上先后采集了1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整个采集过程非常成功,不仅杨志刚本人没感觉到丝毫不适,连空军总医院负责采集工作的医生都称赞他是“最成熟、最配合的捐献者”,并连声惊叹:“你这个干细胞真漂亮!”、“这是我采集的这60多例当中最好最优质的干细胞!”、“对方接受者真的很幸运!”

    129晚,杨志刚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被成功移植到广西的一位女白血病患者体内。消息传来,杨志刚感到特别满足,“希望那位患者尽快康复,以后不用再去受病痛的那种折磨,可以跟我们平常人一样去生活去工作。”

    据悉,中国目前至少有400万的白血病患者,每年正以3-4万的速度递增,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有100多万人被入库存档,实际捐赠人数却只有1494人,杨志刚正是这第1494位造血干细胞捐赠者。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